千分卡尺的使用如何看数
千分卡尺的读数分为两部分 ,主科度和可动刻度 。先读固定刻度,再读半刻度,如果固定刻度中的半刻度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 ,记作 0.0mm;这是主科度的读数。然后再读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 。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百分尺是误称 ,其实就是千分尺 。千分尺的使用规则:首先要检查零点,然后左手持尺架。
使用千分卡尺的 *** 如下:读取固定刻度 首先,观察千分尺的固定刻度部分。固定刻度是千分尺上较大的刻度 ,每一大格代表一定的长度(通常是1mm或0.5mm等,具体根据千分尺的规格而定) 。读取时,需找到游标零刻度线对应的固定刻度值。读取半刻度 接着 ,观察半刻度线。
求千分尺的读数与使用 *** !!!谁能告诉我?!
千分尺的读数 *** :基本读数步骤: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 。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特殊情况的读数:若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则测量结果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千分尺读数 *** 先读固定刻度 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 ,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 。记作 n×0.01mm;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总读数:将固定套筒读数与微分筒读数相加 ,即为被测物体的尺寸。示例:假设固定套筒读数为5毫米,微分筒读数为245格(估读到千分位),则总读数为5+0.2345=2345毫米。带有游标刻度的千分尺:固定套筒与微分筒的读数 *** 与标准刻度千分尺相同 。游标刻度用于进一步细分微分筒的读数 ,提高测量精度。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 ++详细的使用步骤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千分尺的表面 、测砧和测微螺杆,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注意不要使用带有腐蚀性的清洁剂或溶剂 ,以免损坏千分尺的表面或刻度 。校零操作 使用标准校零块进行校零。将校零块放置在测砧和测微螺杆之间,轻轻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零刻度线与固定套筒的某一刻度线对齐。
外径千分尺 ,又称螺旋测微器,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 。在使用前,需要确保已经进行了校准调零。标准刻度读法:当分度值为0.01mm时,可以通过观察基线位置来估读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基线对齐后 ,可以直接读取到分度值0.01mm的刻度 。也可以进一步精确到0.001mm的刻度,这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估读。
在使用外径千分尺300-400之前,应确保测量工具已经正确校零。校零步骤如下:首先 ,将标准杆放入千分尺的测量杆中,确保两者完全接触 。接着,通过旋转千分尺上的微分筒 ,使测量结果归零。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大型工件时,可以直接用手握住千分尺进行测量。
使用 *** : 准备与校准: 确保被测物体表面干净,轻拿轻放千分尺 ,避免损伤 。 松开锁紧装置,转动旋钮使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待测物体。 测量操作: 一只手握住尺架部分,另一只手旋转旋钮。 当测微螺杆即将接触物体时 ,调整测力装置直至听到轻微的喀喀声 。
步骤/ *** 1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规格常用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如图1-18所示。外径千分尺的规格如按测量范围划分,在500mm以内时,每25mm为一档,如O~25mm;25~50mm等。在500mm以上至1000mm时 ,每1OOmm为一档,如500~600mm;600~700mm等 。外径千分尺按制造精度可分为0级和1级两种,0级更高 ,1级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