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智能手机品牌
品牌简介:创建于1987年,全球前沿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特点:在电信运营商、企业 、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提供高性能的智能手机产品。
一加手机(OnePlus)简介:一加手机于2014年首次亮相,宣布了“不将就”的产品理念 ,注重性能和用户体验。特点:性能强劲,流畅度高;氢OS或ColorOS系统简洁易用;拍照和游戏性能出色 。iQOO 简介:iQOO是vivo旗下的独立品牌,专注于打造拥有极致性能和潮流设计的智能手机产品。
年经专业评测的智能手机十大品牌为iPhone、华为HUAWEI、VIVO 、OPPO、小米XIAOMI、荣耀HONOR 、IQOO、一加ONEPLUS、真我realme 、SAMSUNG三星。此外 ,还有红米Redmi、魅族MEIZU、红魔Redmagic 、玩家国度ROG、努比亚nubia、联想Moto、索尼XPERIA 、诺基亚手机NOKIA等品牌 。
年综合多方面信息的全国十大智能手机及品牌情况如下:华为:技术实力强,有自研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2024年之一季度重夺中国大陆市场之一,Mate及nova系列反响热烈 ,如Mate 60系列推动整体增长,热门机型有HUAWEI Pura 70、HUAWEI Mate 60等。OPPO:全球性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公司,产品多样 。
2024年Q3全球手机市场榜单:三星领跑,小米位居第三
1、年Q3全球手机市场榜单:三星领跑 ,小米位居第三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复苏态势,销量同比增长了2%,这是自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这一成绩标志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多年的波动后 ,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
2 、全球市场格局(Q3出货量) 三星:以6140万台出货量、19%市场份额蝉联榜首,同比增长3%,旗舰S25系列及折叠屏新品驱动增长 。 苹果:出货量5860万台、份额12%位居第二 ,同比增长9%,iPhone17系列热销但受缺货限制。
3 、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达4150万台,同比增长2% ,稳居全球第三;小米14系列销量已突破百万台,市场反响热烈。小米Q3全球市场表现根据C *** ys发布的最新数据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为4150万部 ,同比增长2%,位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名。
4、全球高端手机市场(销量份额)排行苹果,占比62% ,稳居之一 。三星,占比20%,同比增长7%。小米,排名第三 ,同比大增55%。华为,升至8%,同比增长24% 。谷歌 ,时隔五年重返前五,Pixel 9系列推动销量翻倍。全球整体销量排名(2025年Q2 - Q3)三星,份额12% ,全价位段覆盖。

tws耳机在耳机中的占有率
年第三季度和2025年之一季度部分品牌TWS耳机在全球市场有不同的占有率:2024年第三季度,苹果24%、三星0% 、boAt2%、小米5%、华为0%;2025年之一季度,苹果+Beats 23% 、小米15%、三星+Harman 1%、华为6%、boAt 9% 。
在中国市场 ,TWS市场的变化更为显著。小米大增45%,成功登顶国内市场之一名,拿下了16%的份额。华为紧随其后 ,排名国内市场第二名,份额为15%,大增47% 。而苹果则只能排第三名,份额仅为11% ,增长率只有4%。这一数据表明,国内用户对于苹果的Airpods的热情已经有所减退,转而更加青睐国产TWS耳机。
随着技术进步 ,TWS真无线耳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2021年第二季度市场调查报告,TWS真无线耳机的出货量似乎达到峰值,增长率降至4% ,整体仅出货5830万台,这是三年来的更低水平。
而有意思的是,全球9亿对TWS耳机销量中 ,有品牌的销量为23亿对,占比66%,还有67亿白牌TWS ,也就是山寨货,占比高达34%。
小米进军韩国市场,三星后背发凉,中国市场三星已经毫无存在感
小米公司近日宣布成立韩国分公司,并定于1月15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同时上线官方在线商店。这一消息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军韩国市场 ,并将携智能手机 、可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以及便携式充电器等一系列新品亮相 。此次进军韩国市场,无疑是小米全球扩张战略的关键一步,同时也将对韩国本土品牌三星带来不小的冲击。
三星在中国市场失去地位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形象受损 、本土化策略不足以及高昂的产品价格。首先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迅速崛起,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功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
三星退出中国市场后 ,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大幅缩减,但并未完全消失。三星仍通过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部分高端产品,并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然而 ,与之前相比,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已大大降低 。三星退出中国市场对中国消费者和行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然政治因素不是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衰落的主要原因,但韩国 *** 的某些决策(如萨德系统部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消费者对韩国品牌的看法。综上所述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降并非因为国内全面禁止三星手机,而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而在中低端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三星手机在价格上难以与国产手机抗衡,同时在产品差异化上也未能有效突破。综上所述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竞争对手的崛起 、负面事件的影响、本地化服务不足以及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位的问题等 。